3个字的词语

共 38844 条词语

3个字的词语列表
  • 韩世昌

    hán shì chāng

    韩世昌(1897-1977)北昆演员。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十二岁在昆弋班学艺先习弋腔武生,后习昆旦。吸取弋腔、梆子腔的演法丰富昆曲演技以身段优美、神情逼真著称。擅演《闹学》、《思凡》、《痴梦》等。曾任北方昆剧院院长。[查看详情]

  • 丁汝昌

    dīng rǔ chāng

    丁汝昌清末海军将领。安徽庐江人。曾任湘军将领。后奉命赴英国购军舰回国后统领北洋水师。北洋舰队编成后任海军提督。中日黄海海战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日军围攻威海卫军港时他拒绝投降服毒自杀。[查看详情]

  • 邓世昌

    dèng shì chāng

    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将领。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历任兵舰管带、总兵加提督衔。在中日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虽弹尽舰伤,仍下令加速撞击敌舰吉野号以求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查看详情]

  • 孟尝君

    mèng cháng jūn

    孟尝君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查看详情]

  • 品尝官

    pǐn cháng guān

    品尝官古代御厨中专司品尝食物的官员。[查看详情]

  • 何尝行

    hé cháng xíng

    何尝行乐府相和歌辞名。古乐府有《艳歌何尝行》三国魏曹丕亦有同名之作。均见《乐府诗集》卷三九。[查看详情]

  • 尝汤戏

    cháng tāng xì

    尝汤戏清习俗筵宴中要献过汤才开始演戏。“尝汤戏”指正本以外先演的短戏。[查看详情]

  • 尝试集

    cháng shì jí

    尝试集诗集。胡适作。1920年出版。共三编。第一编大多是脱胎于旧诗词的作品第二、三编在运用自由诗体和音韵节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尝试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作品或诅咒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旧礼教的虚伪或表现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劳工神圣。[查看详情]

  • 尝出入

    cháng chū rù

    尝出入曾经来往于。[查看详情]

  • 占场儿

    zhàn chăng ér

    占场儿行院用语。在嫖客谓包占妓女;在妓女,则谓于某一场所居于首位。指在酒宴上居于首席。[查看详情]

  • 下场头

    xià chăng tóu

    下场头结局;结果。[查看详情]

  • 下场诗

    xià chăng shī

    下场诗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明传奇一般用五、七言绝句。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如《琵琶记蔡宅祝寿》的下场诗为:“逢时对酒合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宝一家安乐值钱多。”[查看详情]

  • 外场面

    wài chăng miàn

    外场面谓表面。[查看详情]

  • 外场人

    wài cháng rén

    外场人指在外面做事见世面的人。[查看详情]

  • 水场钱

    shuǐ chăng qián

    水场钱五代时南唐水上居民所纳的税钱。[查看详情]

  • 上场诗

    shàng chăng shī

    上场诗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查看详情]

  • 上场门

    shàng chăng mén

    上场门指开在舞台右边的门为角色登场的出口。[查看详情]

  • 榷场税

    què chăng shuì

    榷场税边境贸易的关税。[查看详情]

  • 榷场局

    què chăng jú

    榷场局管理榷场事务的官署。[查看详情]

  • 拉场子

    lā chăng zi

    拉场子指艺人在街头空地招引观众围成场子进行表演。指撑场面或打开局面。例请客拉场子。[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