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字的词语
共 62986 条词语
-
朝梁暮晋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后因以“朝梁暮晋”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查看详情]
-
六卿分晋春秋后期晋国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晋室瓦解最后分立为赵、韩、魏三国,史称“六卿分晋”。[查看详情]
-
三家分晋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查看详情]
-
晋阳之甲《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记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后因称地方长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内向为兴“晋阳之甲”。[查看详情]
-
晋朝经济由于兵事将休在晋武帝时期就废除屯田制将民屯田给予农民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查看详情]
-
晋安二徐明福建晋安诗人徐燠徐 两兄弟。[查看详情]
-
铜觔铁肋见“铜筋铁骨 ”。[查看详情]
-
捉衿露肘同“捉衿见肘”。[查看详情]
-
捉衿肘见见“捉衿见肘”。[查看详情]
-
捉衿见肘《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衿,同“襟”。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见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亦作:捉襟见肘、捉衿肘见、捉襟肘见。[查看详情]
-
施衿结褵语本《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查看详情]
-
延津剑合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剑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缘会合。[查看详情]
-
天津大学中国以工科为主兼有理科、文科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天津。创建于1895年初名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改名北洋大学,1951年改现名。设有机械制造工程、精密仪器工程、热能工程、电力及自动化工程等系。[查看详情]
-
延津之合见“延津剑合”。[查看详情]
-
延津宝剑见“延津剑”。[查看详情]
-
无问津者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查看详情]
-
文化津梁具有“桥梁”、“接引引导”等含义也比喻能起桥梁作用的人或事物等。[查看详情]
-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下发起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历时六十四天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五十二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查看详情]
-
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为: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士可入内地传教;外国可派公使进驻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查看详情]
-
牛津大学英国历史最久的大学。1167年创建于牛津。由三十三所学院所组成另有一些研究生院。各学院课程设置不一但都设有文理等主要系科。[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