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语
共 32216 条词语
-
托诸空言见“托之空言”。[查看详情]
-
投诸四裔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查看详情]
-
失诸交臂见“失之交臂”。[查看详情]
-
如运诸掌形容极其容易。[查看详情]
-
如指诸掌《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查看详情]
-
取诸宫中《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查看详情]
-
居诸不息时光流逝。[查看详情]
-
公诸于世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例必须把这件事公诸于世。英make public;也说“公诸于众”[查看详情]
-
公诸同好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给有同样爱好的人共同享受。例自从听了这番妙解说书的才得明白。如今公诸同好。——《儿女英雄传》英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of the same taste;[查看详情]
-
付诸一笑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查看详情]
-
放诸四夷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族居住的边远地区。[查看详情]
-
放诸四裔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查看详情]
-
藏诸名山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查看详情]
-
百家诸子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查看详情]
-
反求诸己求:寻求。诸:“之于”的合音。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而不责怪别人。例发而不中则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礼记》英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b. else;[查看详情]
-
置诸高阁见“置之高阁”。[查看详情]
-
日居月诸日月。居、诸语气助词。[查看详情]
-
山旮旯儿偏僻的山区。也说“山旮旯子”例无奈他又住在这山旮旯子里外间事务一概不知。英faraway hilly area;[查看详情]
-
自取罪戾谓自招罪过。[查看详情]
-
责躬罪己责躬:责备自己;罪:归罪。责备自己并归罪于自己。[查看详情]